电影开国大典内容概括
电影《开国大典》剧情简介:
1948年年底,毛主席、党中央在河北省西柏坡村指挥了举世闻名的 三大战役 。除夕夜,解放了的西柏坡,乡亲们在欢庆胜利。毛主席、朱德、刘少奇等领导人来到乡亲们中间。我军在三大战役中不断取得胜利,国民党军队连连受挫,蒋介石迫于形势,推出李宗仁作代总统。
为了保护古城北平,毛主席、党中央多次做国民党将领傅作义的工作,希望他率军起义,和平解放北平。经过大量的工作,傅作义终于认清形势,顺乎民意。蒋介石宣布下野,凄然地飞离南京。但他完全抛开了李宗仁,对重要文件和人员进行了安排。
受斯大林派遣的特使米高扬秘密访华,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热烈欢迎。一个月后,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我党政机关迁移北平后,蒋介石更加不安。接着周恩来与张治中开始了国共和谈,进展甚微,毛主席发出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打响了渡江战役。
南京解放,人民解放军占领了总统府。邓小平和陈毅进入南京,并制定了《入城守则》。蒋介石最后一次拜别蒋母墓,一家老小登上太康号,悄然离开了大陆。进入北平后,毛主席在中南海会见了起义将领程潜,也接待了湖南来的老乡,为开国大典做了最后的准备工作。
9月30日,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在天安门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10月1日下午3时,毛主席在神圣的礼炮声中,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人们欢声雷动,整个广场沸腾了。
电影《开国大典》有哪些主要演员
毛泽东/古月蒋介石/孙飞虎周恩来/黄凯李宗仁/邵宏来朱德/刘怀正刘少奇/郭法曾任弼时/路希张治中/智一桐陈毅/刘锡田邓小平/卢奇刘伯承/傅学诚粟裕/祝普恭汤恩伯/叶庆林宋庆龄/肖慧芳彭德怀/丁笑宜林彪/田甬罗荣桓/林中华齐正云/朱德承蒋经国/陈国典叶子龙/石维坚毛岸英/刘之冰米高扬/肖扬江青/张安安聂凤智/郭柏松
开国大典电影什么时候拍的
1989年拍的
198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电影《开国大典》,作为新中国成立40周年献礼片,引发观众强烈共鸣。30年后,该片经过现代科技修复,将以4K分辨率、5.1环绕声崭新“面貌”,于10月18日起再登大银幕。
30年前的这部大片用纪实手法,展现了从中国共产党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到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历史过程,由李前宽、肖桂云联合执导,古月、孙飞虎等主演,曾获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等重要奖项。
作品开国大典的功能及意义
国内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了国家的主人。
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历史开辟了新的纪元。
开国大典电影意义
开国大典电影表达了老一辈的人,在他们那个艰难困苦的时期对敌人的斗争,对恶劣的环境中抱着必死的决心,为了劳苦大众奋斗终身,没有老一辈的奋斗就没有我们现在幸福的生活
电影开国大典中的典故
1.1945年8月抗战胜利,中共毛泽东主席应国民党蒋介石之邀毅然飞赴重庆,与国民党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签定《双十协定》。
之后,国民党蒋介石撕毁了《双十协定》。2.1948年五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五一宣言》,发出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这个号召得到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3.1948年到1949年1月,解放军连续进行辽沈、淮海、平律三大战役。之后,北平解放,既而南京解放。4.1949年9月21日,群英荟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此后九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成立
开国大典是不是红色电影
电影《开国大典》是红色电影。
《开国大典》是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89年摄制的一部红色经典电影。影片用纪实手法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这一历史的瞬间,真实演绎了新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该片曾获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广电部优秀影片奖。
没有一部影片能够如《开国大典》一般彰显其史诗地位,一部波澜壮阔的建国史册。也让我们明白了国家的伟大和成长的道路。这部影片长达三个小时,在这部影片里,没有绝对的正面,也没有绝对的反面。这是一部巅峰作品,对比后来的《建国大业》,《开国大典》就是不可逾越的巅峰。如果你没有看过这部影片,那真的是一种遗憾。我们真的应该回味当初的那种情怀和热情,让我们能时刻铭记。
刘德华开国大典电影
刘德华最近被中国电影学会邀请担任委员,代表香港电影界和内地作交流。在《建国大业》中,刘德华也被邀出演。
作为该片中唯一的香港明星,刘德华将在片中饰演蒋介石的侍从室主任俞济时,也是蒋介石侍卫长中任职时间最长、最受宠信的一位。
据介绍,刘德华在片中将有三场戏,其中包括蒋介石计划在开国大典时轰炸天安门,刘德华饰演的俞济时则负责执行。
刘德华参演的不是开国大典,是电影《建国大业》,刘德华在《建国大业》扮演俞济时。
《建国大业》是由韩三平、黄建新担任总制片人并执导,唐国强、张国立、许晴、刘劲、陈坤、王伍福等主演的剧情片。该片于2009年9月16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片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讲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夕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电影《建国大业》和《开国大典》故事情节上有哪些不同
《建国大业》和《开国大典》虽然都是弘扬"主旋律"的国庆献礼大片,但由于拍摄两部片子所处的文化环境不同,造成了二者在风格和叙事上的较大差异。
《开国大典》由于受到主流文化影响较多,采用宏大叙事,是国家正统意识形态的体现;影片用俯瞰历史的视野,将庞杂的历史提炼和概括为一部波澜壮阔英雄史诗,把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诞生用胶片再度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影片规模宏大、历史人物众多、历史事件交替发生,都给如何把握带来了难度,但是,领袖形象真实饱满,思想内容深刻,都是在那个历史条件下的难得一见的好作品。
影片对革命对立面的人物,如蒋介石等也没有进行脸谱式的简单抑贬,而是将他们反历史潮流,不能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顺应历史的发展,所以不可能不失败的原因进行了艺术的阐释。
而《建国大业》则受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受市场文化的影响较深,更多采用了民间化叙事,突出了传奇性,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今中国多种文化形态趋于融合的大趋势。